从上周末陆陆续续开始看,花了大概5天时间终于把这部剧看完。很久没有这么耐心地去看一部剧了。
这部剧没有大明星,说实话,刚开始看封面并没有吸引到我,只是翻来看去没找到想看的剧,所以抱着试试的心态打开了这部剧。
毕竟它在平台上的口碑很好。
我看到有评价说:有些剧打10分,是因为最高只能打10分。
我个人不好意思给一部剧打满分,尽管它确实哪方面都很优秀。
不过在我心里,这部剧值一个9分以上的成绩,我的评分建立在我本身对古装悬疑就有些兴趣的基础上。
小时候就觉得《少年包青天》对我有迷之吸引力,但守在电视机前看的时候,内心又感到无比恐慌。
音乐响起我就开始捂眼睛或者干脆将椅子拖到外面的阳台上去,小时候视力好,坐在阳台上也能看清屋里的电视画面。
晒着太阳看就不会感觉阴森森。
《唐朝诡事录》是这个类型里多年不见的好剧。好在导演、编剧、服化道、武指等全员水平在线,贵在用心踏实。
其实如果平时刷剧比较多的话,心里就会产生那种感觉,可以判断出一部剧对观众有没有良心。
先不论剧情如何,这部剧首先从体验上就规避了我平时最烦恼的一些问题,比如会员也得看广告,比如弹幕被一个名字机械式刷屏,比如莫名其妙的热搜挂一堆。
以上减分项在刷这部剧时都没出现。
另外我还注意到它的追剧日历十分友好——日更啊日更,这在现如今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啊。希望各位国产剧都能学起来。
最近悬疑剧挺多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
而能达到这等水平的剧,我很期待它继续拍第二季、第三季。不是因为意难平,而是因为没过瘾。
这部剧的领衔主角是苏无名和卢凌风。
成长线放在了卢凌风这边,第一次与苏无名联合办案的时候他挺瞧不上苏无名,觉得他老气横秋,就是一个酸腐文人,不明白为什么狄仁杰当年会收他为弟子。
成为狄公弟子是卢凌风此生的一个心愿,可是狄公在世时却将他拒之门外,所以他对苏无名存在天然的成见。
直到苏无名在探案时一次次展现他的过人之处,卢凌风心里的看法才开始改变。
不过卢凌风又是那样骄傲的一个人,就如同他那挺拔的身姿一样,要他向人低头是万不可能的事。
好在他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,讲道理、听人劝。而苏无名最擅长的就是讲道理、劝服人,说是“嘴强王者”也不为过。
两人在长安破案立功,却各自被流放、被贬南下,之后又从南州一路北上回到长安,旅游式破案给故事增加了很强的趣味性。
而从剧尾长安和剧头长安的对比,也可以看见卢凌风的成长。结局时,苏无名转述恩师生前对卢凌风的评价,并将卢凌风收入狄公门下,全了他的心愿。
成长与认可双向奔赴,很大气也很感人。
除了两位主角的磨合与配合极具看点,剧中还设置了几位技能非凡的强辅助。
他们分别是以乞丐身份出场,实为孙思邈爱徒的费鸡师;三岁能辨墨,善于画画的吏部侍郎侍女裴喜君;
忠诚、机灵、后被卢凌风收为徒弟的小仆薛环;以及到了后期才出场的江湖女子樱桃。
探案小团队从最初的二人组、三人组发展为五人组、六人组,可以说是要背景有背景、要实力有实力。
每个辅助的作用都发挥得恰到好处,不抢戏份,不拖后腿,安全感满满。
而苏无名和卢凌风一文一武只需专心查案即可,看得出编剧在推理方面做得细致严谨。
本剧共分8个单元讲述唐朝的8件诡案。
8个单元中出现了很多脸熟的老演员,其中也不乏表现出彩的年轻演员,比如《甘棠驿》的刘十八,一人分饰三角,演技炸裂;
又比如《黄梅杀》中的丈夫独孤遐叔,这个角色的信念感在于要击碎人的信念感,演出精神极度恍惚、分不清梦境和现实的状态。
8件诡案有2件发生在长安,加上洛阳《人面花》案,这3处穿插演绎了太平公主、太子和天子之间的权谋戏。
这部分也是比较好看的,画面拉扯有张力,把“伴君如伴虎”这一点表现得很好。不过我感觉再往后拍可能不会涉及高位权谋了,剧情会着重放在大理寺的案件上。
最后说一句,这剧虽悬疑但也偏喜剧,无论是对话还是结局,都会让人忍不住笑出来,值得一看。